【心的守护】吉林市首例左心耳封堵术在正大心血管病医院成功实施

发表时间:2023-03-06 08:24

左心耳封堵术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中以及心脏病患者中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引起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原因之一。左心耳封堵术作为房颤卒中预防的创新“利器”,自2002年首次应用于人体至今,全球仅完成了逾20万例手术,针对房颤患者容易在左心耳内产生血栓并引发脑卒中这一难题,通过封堵左心耳,帮助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并帮助患者摆脱对口服抗凝药物的终身依赖。

 


吉林市首例房颤消融及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
案例分享

          

      吉林市正大心血管病医院在张金子、代博主任的带领下,勇于实践探索,积极学习并开展了左心耳封堵术式,填补了吉林市该项技术空白。张主任邀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李树岩教授共同进行术前会诊,制定详细手术方案,并与2023年2月26日完成了吉林市首例左心耳封堵手术。同为吉林市首例左心耳封堵联合房颤视频消融一站式手术。




案例


     

      该患者男,80多岁,临床诊断为心房颤动,而且卒中风险较高,心内科张金子、代博主任诊断后及时进行抗凝治疗,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持续抗凝出血风险较高,决定行左心耳封堵手术,一封永逸!术中造影显示左心耳远端分布发达的梳妆肌,特别容易造成血流瘀滞继而形成心源性血栓引发中风。通过植入一枚24mm直径的Watchman左心耳封堵伞成功的封堵住了心耳的开口,有效地避免了血栓堵塞心脑血管的风险,极大地降低了该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

吉林市正大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吉林市具有影响力的医院之一,率先开展心内科各项技术,如今左心耳封堵术的开展为吉林地区不能耐受长期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标志着我院心脏介入治疗水准达到了新的高度。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方案,将房颤和有关脑卒中并发症的问题都解决了,为患者减少了多次手术的痛苦,大大节省了手术费用及后续治疗费用。







科普小教室


房颤是什么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1.5%,在高血压病、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等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加,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7倍。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

        房颤发作时,大多数房颤患者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眩晕、昏厥晕倒等症状,甚至引发左房血栓,血栓一旦脱落会导致脑动脉、内脏动脉栓塞,有高致残性、高死亡率和高复发性的特点,后果十分严重。


                                           左心耳封堵术

       微创介入治疗——左心耳封堵术,可有效预防房颤卒中的发生。手术时在房颤患者大腿根部血管穿刺并插入导管,进入心脏后精准定位,在左心耳入口处释放一个外表覆有膜的塞子型封堵器,将左心耳牢牢封住,从而消除了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隐患,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且与药物相比,左心耳封堵术有降低致死、致残风险,减少出血风险,摆脱长期服药、定期验血等优势。

1、左心耳封堵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行单纯左心耳封堵术,常规术后3天可以出院,根据医生嘱咐服药,术后一周内不要提重物,不要游泳,避免盆浴,45天内不要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术后45天需要回门诊复查食道超声或肺静脉CT,根据检查的情况决定是否可以停止抗凝。如为一站式手术,推荐遵医嘱服药,术后3个月回门诊复查食道超声。

2、放了左心耳封堵器后能否做核磁共振?

      能做核磁共振,而且也能顺利通过火车站/机场等地的安检。

3、什么情况适合做左心耳封堵?

      如果已确诊房颤,请务必重视房颤卒中的预防,并积极进行抗凝治疗。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心内科门诊做进一步咨询诊治。

供稿:心脏中心

编辑:企划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